《日食记》、《宋宴》再到《寻味儿》:美食当道,人间很值得行业资讯

作者:美味君日期:2018-12-03 09:55:10来源:互联网
有人说21世纪的中国,人生的重要问题不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而是,我今天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美食,如陈晓卿所言,让我们越来越认清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越来越了解自己生存

 

 

    有人说21世纪的中国,人生的重要问题不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而是,“我今天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美食,如陈晓卿所言,让我们越来越认清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越来越了解自己生存的这个星球;也如姜老刀所说:是平凡日常里的小小仪式,如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品尝它,便如何记住这一生。 
    上周,姜老刀带着他和团队共同打造的新书《日食记》做客青岛方所,当天令这本新书一呼百应的,是姜老刀“操刀”的一档粉丝逾千万的同名美食视频节目“日食记”。与短视频在互联网的初兴同步,从2013年至今,这档短视频节目累积点击量已逾70亿人次,文章阅读量超过5亿人次。 
    视频中的姜老刀几乎不露真容,只有忙碌而简素的身形,置身于洁净明亮又精致实用的烹饪空间,身旁总有一只灵异慵懒的白猫相伴……据统计,有1275万人跟着“姜叔”学做了人生第一道菜;3500万人日常就着“日食记”视频下饭,还有400多万人爱上混迹厨房的另类主角——那只不可或缺的猫,而这其中95后占据了主流……你会发现,真正打动你的心和胃的,或许不是食物本身,而是与美食相关联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如果没有故事,食物就只是食物而已。是因为记忆里难以忘怀的某个人,食物才变得特别。食物美妙的香气,是开启回忆的钥匙。一瞬间的滋味里,也许封存着一生的故事。”《日食记》,作为新锐美食书,诠释的是“纵使时光流逝,味蕾会永远记得”的充满人情味儿的美食真谛。姜老刀说,他们完全可以做出一本美好又实用的菜谱书,可能要简单得多,但是他们没有。就像拒绝制造在视频中突出明星化的个人,抵制“网红”一样,他们更希望这本美食书能够专注于用情感和故事赋予美食独特的意义,这也是姜老刀和年轻的团队成员们钟爱的记录生活的调调。 
    食,何以成为人生永恒的问题,让人们津津乐道,乐此不疲?从老祖宗那里或许能找到答案。在姜老刀来青岛的第二天,三位80后,徐鲤,郑亚胜和卢冉,一同现身青岛方所,带来他们合作撰写的另一本美食 “史书”《宋宴》。 
    这真的是一本“菜谱”,却是一本你从未见过的最丰富的菜谱。书中根据《山家清供》《中馈录》等宋元典籍文献记载,还原了75道宋朝美食,按时令涉及热荤、素菜、冷盘、羹汤、粥面、糕饼、饮料、果子八类,并附有详细的食材配置与制法步骤,千年共一菜,多么奇妙的感觉。 
    不止这些,每道菜背后的名堂,千年前的菜市货摊新上了什么,寒食重九、春秋社日有哪些热闹,文士学者“吃”出哪些典故,还有由吃延展开来的时兴雅趣:书画、器物,赏花、焚香……历史风物皆有迹可循,一个雅俗兼备的迷人时代的开启,一定是色香味俱全,少不了美食担当。 
    我们钟爱美食,或许是人类普遍的基因使然?就在《宋宴》在青岛“开宴”的第三天,美食家董克平也应邀来青,带来由青岛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寻味儿 董克平饮馔笔记》,里面有最实用的世界寻食地图;有最有趣的美食掌故和渊源——宋朝也作为食之大成之时,出现在董克平的笔记中,它被看作是“近代文化的滥觞”,同时也是酒楼餐馆和炒菜兴起之际。在董克平看来,“在食物之外看食物,才能更好地了解食物”,他赋予了美食文化人类学的奥义,并进而提出了5000年中国味道传承的命题,“食,不简简单单是一个菜,而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因着这些食物,因着这种中国味道,当下的我们与历史、与祖先,有了穿越般的勾连,你能感觉到味道传承中的血脉相通。” 
    不久前,陈晓卿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的新美食纪录片 《风味人间》和谈话类节目《美食实验室》,依然大火,而他也应时在一档视频节目中开出了他的私家美食书单:其中有沈宏非的“饮食男女”,蔡澜的美食与旅行,甚至心理学家陈立的声音专栏 《路边谈话》;还有张新民的《潮汕味道》,闫涛的《饭罪分子》,王世骧、汪朗、崔岱远笔下的北京美食,汪曾祺的扬州美食,车辐、石光华等的四川味道…… 
    当记者问姜老刀美食对他而言意味着什么时,他回答:“五味杂陈的人生,有时需要一点时间的疗愈,比如伤心时渴望得到温暖的抚慰,就像爸爸炖的鸡汤一样熨帖;来不及告别的人,在那份不能复刻的菜谱里,一遍遍说着再见;细水长流的爱情,是朴素生活中絮絮叨叨的甜蜜……”脱口秀明星李诞如今有句名言:“人间不值得”,或许,因为美食的存在,人间很值得。 

1.中国餐饮品牌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中国餐饮品牌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中国餐饮品牌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中国餐饮品牌网或将追究责任;


填写您的需求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