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在台湾开了一家集装箱门店 驾驶员不下车也能买咖啡行业资讯
为了保持新鲜感以及带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即使走全球标准化路线的星巴克,也会在门店上做些不一样的尝试。
9月26日,在台湾花莲洄澜湾区,出现了一家特殊的星巴克门店。它并非像普通的门店开在街边,而是用几只白色的集装箱搭建而成,被称为“集装箱门店”,为了让驾驶员可以不用下车就能买走咖啡,还特别留出了一条“得来速通道”。
这家真实存在的星巴克移动餐厅初衷是为了环保,但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简洁大方、美轮美奂,更是大大缩减了能源与材料的使用。
据悉,这家门店由日本建筑设计师隈研吾操刀设计,以穿插的集装箱为主体,图案灵感来源于台湾当地阿美族原住民文化。设计的主体思路是“让建筑消失”,使得门店和周围的景观尽可能融合,同时,还包含树木开枝散叶的理念,将这些来自各大港口的十多个货柜像积木一样悬挂叠放,身后运用了当地阿美族原住民代表性鲜艳色调喷绘的彩绘墙,又起到抓人眼球的效果。
门店内的装修也保留了货柜本身的样貌,只是在部分墙面装饰了带有咖啡元素的模板,阿美族色调元素也在门店内随处可见。货柜两端配备了全景落地窗的设计,这样,消费者只要坐在门店内,就可以欣赏到花莲洄澜湾的山川和海景。
由于地点邻近港湾,拥有非常辽阔且美好的视野,将太平海绝美海景尽收眼底。
实际上,在保证全球化品牌形象的同时,在某些市场,设计不同于标准化的门店,是星巴克近几年在提升消费者体验中一直在做的。第三次咖啡浪潮中涌现的独立精品咖啡店,从店内装修、杯碟设计到咖啡豆的选择,都各有各的特色。
从开店之初便以“提供第三空间”为核心的星巴克,在独立小玩家的挤压与竞争下,如今必须为人们提供更多个性化的门店空间体验。
其实,这并不是星巴克开出的第一家集装箱门店。2011年,星巴克就曾在总部西雅图市用四个集装箱设计了一家得来速门店,这家门店全部由回收材料组成,之后在盐湖城、波特兰等地也陆续出现了类似的门店。
星巴克在保证全球化同时,为了能够提升品牌形象以及持续带给消费者新鲜感,它近些年一直尝试在一些地区推出不同于标准化的门店,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个性化的门店空间体验。
比如,星巴克在京都一栋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宅中,开了一家可以坐在榻榻米上喝咖啡的和室星巴克;在苏黎世,星巴克将一节火车车厢改造成了门店,消费者在搭乘瑞士联邦铁路公司的运行列车时,可以在其中一节车厢购买到星巴克,这也是全球最小的星巴克门店。在香港,星巴克还改造了一间位于中环的老冰室,内部菜单除了常规咖啡,还有菠萝油、蛋挞等香港风味的选择
1.中国餐饮品牌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中国餐饮品牌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中国餐饮品牌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中国餐饮品牌网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