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独自走进餐厅,餐厅该为他们做些什么?行业资讯

作者:美味君日期:2018-12-14 20:05:14来源:互联网
【要点 速 览】 1. 做餐厅就像做App,需要做到体验佳、动作少、功能好。 2. 餐饮行业的两大趋势是:高价高利润产品平价化,中低端餐饮的品颜升级。 3. 过去对一人食的误区,就是把

【要 点 速 览】

1. 做餐厅就像做App,需要做到体验佳、动作少、功能好。

2. 餐饮行业的两大趋势是:高价高利润产品平价化,中低端餐饮的“品颜升级”。

3. 过去对一人食的误区,就是把一人食与单身食画上了等号。

2017年的一份餐饮数据,勾勒出这样一个餐厅里吃饭的画面:餐厅10个客人,5个可能在聚会,另外5个是陌生人,各自低头吃饭。

自从希腊人将自我劈成两半,一半献给日神,一半献给酒神后,餐厅的生意就分成了两种。一种是深夜食堂,用食物抚慰灵魂;一种是白日餐厅,用食物照顾胃。

进入现代社会后,互联网让我们挥别了希腊人的诗意,我们进入到高速转动的世界。写字楼的灯彻夜达旦,麦当劳24小时提供炸鸡和薯条,外卖的摩托从早跑到晚,酒精也越来越容易购买,日神和酒神握手。

人们的食欲前所未有的渴望被满足。去年,中国人为餐饮业贡献了3.9万亿元收入,占到整个GDP的4.7%。

3.9万亿元背后是人们膨胀的食欲,机会和竞争遍地。

让忙碌的人吃好饭

白天,希望靠辛勤工作和偶尔的运气,能够掌握命运的人们,正在变得越来越忙。他们连社交的时间,都大幅缩减。

餐厅的生意再次被分为两类,一类是像海底捞这样的重度服务餐厅,另一类是能够用简单流程,高效满足胃的餐厅。后一类餐厅在过去的解决办法,就是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快餐厅,然而90后用户入场后,他们多了三个要求,“好吃”“好看”“不想动脑子”。

回想起才毕业时有一年,小涮哥的创始人罗琳在重庆一家小面馆吃了一年的午饭,每次都是同一个味道的小面。

“工作忙,没什么时间吃饭,那家味道也还可以,就一直吃,”罗琳说。“现在的人越来越忙,挤出时间去大吃一顿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是他们仍然想需要吃好东西。”

忙碌让我们越来越习惯在餐厅,解决自己的一日三餐,可能还有宵夜。谁来照顾好人们的一日三餐?

2018年的春节还没过完,罗琳在重庆观音桥美食街开出了“小涮哥”第一家门店,主打一人食火锅。近5000平方米的美食城里,米粉、小面、卤猪肘、烤羊腿、现榨果汁、蜜汁米粉……在美食城里走一圈,就是一出相声“报菜名”。

在这个单价都在10元左右的美食城里,罗琳的小涮哥定价在20~30元,美食城的老板很担心,定价是不是太高了?

美食城老板的担心不是没道理,小涮哥的位子在一个角落,算不上好,之前的老板做的是小碗菜生意。进店率也不高,100个人从门口经过,只有2个人会进去。

小涮哥做的是一人食火锅,一个精致的小锅,味道就是简单的四种——麻辣、酸汤、冬阴功和老北京涮羊肉,荤素都已经搭配好,食客们只需要选喜欢的味道,舒舒服服坐下,享受冒着热气的火锅。墙上玫红色和黑色搭配的小涮哥logo,比旁边门店显得更加年轻。

小涮哥开业后,转换率比上一家高出3倍。隔壁的连锁冒菜餐厅还没弄明白,挤满门店的顾客就不见了。

“现在每天能卖大约10000元。节假日还要高一些。”罗琳说。

半年不到的时间,小涮哥在“吃火锅又吃火锅底料”的重庆,开出了5家门店。5家店算不上多,但在资本着实冷静的2018年,沉稳是创业者不该忽略的品质。

5个朋友和5个陌生人

如果和互联网行业一样,餐饮也有“元年”的说法,那经历过“重庆小面元年”“黄焖鸡元年”“小龙虾元年”之后,2018年应该是又一轮“火锅元年”。

去年,全国火锅店有大约30万家;今年上半年刚过完,就有超过40万家。半年时间,多出10万家火锅店。9月时,肩负着多年上市期待的海底捞,终于在港股市场,遂了众人心愿。海底捞说,今年至少要开180家店。从火锅衍生出的冒菜、串串,竟也开出了连锁门店,全民进入“无辣不欢”。

火锅成了一个热门跑道。过去,火锅主要是为那5个相互认识的人准备。在海底捞,就算有客人是一个人吃饭,服务员都会“贴心”地为他找一个玩具熊作伴。

如果,餐厅里那5个陌生人各自想吃一顿火锅,又不愿意守着一只熊吃,要怎么办呢?

罗琳的初衷并不是做火锅,而是能让一个人也吃好饭,但从用户这个需求,误打误撞地走到火锅这条赛道。餐饮行业的两个趋势,正好都被她意外撞上了。

第一个趋势是,“高价高利润产品平价化”。日料是这个趋势里典型的例子。日料的寿司、刺生毛利很高,就算打5折也有利润空间。过去人们想要吃寿司、生鱼片,一定要走进日料餐厅,花掉几百块。现在,走到超市二三十块钱就能买一盒,新鲜三文鱼刺生,也就在四五十块钱,价格真的打了5折不止。

在中餐里面,火锅创造了餐饮行业13.7%的收入,并且属于高毛利品类,这给了小涮哥一个大市场,同时留足了价格下沉空间。过去一顿火锅四五个人,能吃上两三个小时,再便宜也要两三百元。在小涮哥,一个人、30块钱、半个小时,就能享受一顿火锅。

除了价格下沉之外,口味品类也在下沉。用户被反复教育后,形成的中高端认知口味,都沉淀出了“快餐化”的新品类。过去必须在餐厅当作大餐吃的冬阴功汤、海鲜意面、小龙虾,都分裂出了“冬阴功套饭”“海鲜焖面”“小龙虾饭”这类新产品,只需要花上吃顿炸鸡薯条的功夫就可以吃完。

小涮哥用一个小锅,装入“麻辣”“冬阴功”“涮羊肉”这些口味。原本的“大餐”,都被装进了一口小锅。

第二,中低端餐饮的“品颜升级”。和“下沉”相反的一个趋势,是一些中低端餐饮的升级,尤其是在品质和颜值上的升级。

上一代用户会拒绝为餐厅的装修付费。如今,从喜茶、奈雪的茶,到不方便面馆、春丽吃饭公司,没有“美到可以晒朋友圈”,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有做装修。

中国人的深夜食堂,是马路边的烧烤摊,没名字没招牌,夫妻两人,几张桌子。天黑出摊,天亮收摊。在这个人均安装有2.4个拍照P图软件的时代,烧烤已经开进了商场,被讲究的招牌搭配精心设计过的门店,除了早饭时间,一天随时都可以吃。

火锅和烧烤,作为麻辣界的海尔兄弟,也正在经历从路边摊到品质和颜值上浮的过程。小涮哥的Logo是活泼的字体和玫红色的主色调,用罗琳自己的形容,是“骚粉色”。这也更加贴合,小涮哥年轻人、上班族的用户画像。

不费心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

在小涮哥的办公室里,摆着一排各式各样的锅,从做涮羊肉的到麻辣烫的,铜的、铁的、带烟囱不带烟囱的,团队反复在“方便”和“好看”之间测试、选择。罗琳说自己是不喜欢选择的人,但是不选择,不意味着没要求。

“如果饭不好吃,宁愿饿一顿。”

罗琳从自己身上意识到,身边很多人有和自己相同的处境。“正在创业的人、工作忙的人,他们都没时间吃饭,但是真的需要吃好点。”

小涮哥做到了快、做到了好品颜,还需要做到健康和用户决策成本少。

小涮哥的店长们,每天八点半到店里,第一件事情就是熬鲫鱼汤。“我们的鲫鱼汤都是每天早上现熬,可以直接喝的,”新光天地店的店长李春生说。有一天早上,才刚刚9:40,收银员刚把这天的外卖上线,就听到喇叭响起了,“您有一条新的美团订单,请注意查收。”

“是写字楼上班的一个客人,她没来得及吃早饭,想喝点汤,就点了小涮哥,”李春生说。

现熬制的鲫鱼汤、山东农区直采牛肉、东来顺羊肉、东北长粒香大米,许多客人都是因为食材喜欢上小涮哥。观音桥店一位客人,不仅办了会员卡,半年的时间陆陆续续充值了3000多元。

人均三十多块钱的小涮哥,3000元就是100锅。小涮哥会给充值100元的会员免单一次,这位“活跃用户”基本隔两天就要来一次。

这和一门心思想提高留存率和活跃度的App们,其实是相同的路径:

体验感好——持续加温的铜锅,始终能喝上热汤;

动作最少——小涮哥提供荤素搭配好的套餐,用户只需要选择口味;

功能好用——新鲜食材,现制汤底。

套餐这种形式,因为过去总是“畅销款里面夹着滞销款”,或者“畅销款搭配高毛利商品”,让用户习惯性提高警觉。只要看看肯德基的翅桶,日本百货商场的福袋销售就能明白,用户实际上非常青睐这种,既不用动脑子又能满足需要,还顺带有点占便宜的产品销售形式。但前提,是真正优质的畅销品组合。

如何设计套餐,成了关键。即使全部搭配高价值商品或者畅销款,品牌也不用担心会亏本。通过更高效的产品流转,降低原材料成本,搭配出既满足用户,又能带来盈利的产品,仍然可以实现盈利。套餐是为了以好带次,还是为了让用户吃好,用户自会了然于心。

让用户“不费心选择”,除了满足了用户,对小涮哥来说也在无形中提高了效率。为了减少用户选择成本,小涮哥必须精选SKU。一般火锅店的菜单上有五六十种菜品,需要用到的食材更是上百种,小涮哥的菜品只会用到10种左右的菜,加上各个环节,不过超过20种菜品。大幅精简SKU,采购、制作、流转的效率极大提升。

高效打败低效,这几乎是必然。

员工少、门店小,高度标准化,保证了小涮哥“小而快”的路径。50平米左右的门店、投资低,标准化的团队运营可以保证1个月开店,通常情况下这个周期是三到五个月。根据现在门店运营情况测算,10个月就能收回投资。

一人食,而非单身食

在小涮哥的门店,有三两个同事用工作餐,也有大人带着小孩吃羊肉汤锅,但是最多的是一个人一边吃饭、一边玩手机的身影。这种一人吃饭、一人逛街、一人走走停停的场景,正在成为城市中的常态。

小涮哥重庆长嘉汇店,还为独自来吃饭的客人,专门准备了靠墙的座位,不用尴尬地和陌生人拼座。白色的隔板区隔出一个个独立的空间,墙上的插座、桌面上的手机支架,桌子下方的置物架,都是为了让一人食的客人觉得舒适。

独自走进餐厅的客人越来越多,这非简单归结为单身人数增多,即使那些已经成家立业的人,也不得不在像漩涡一样的生活中,独立承受压力和面对困境。

伴侣、家庭、伴侣的家庭,部门领导、公司领导、特别难伺候的领导,同事、前同事,300万生意的客户、50万单子的客户……人们在各种关系和事物里,不停跳转。

“成年人的崩溃,都是静悄悄的。” 现代人逐渐发现,在多重角色转场的生活里,属于一个人的时间,可能就是那一顿饭。

国内观众在豆瓣上,为日剧《孤独的美食家》打出了9.3的高分。在这个故事里,永远穿着西装,领着公文包的男主角,不管遇到什么,都想着先吃一顿好吃的。这个电视剧,简单到只有男主角一个人吃饭的情节,但是每个人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

“吃饱了才能好好工作。”“脑筋已经转不动了,要先吃点好吃的。”“运气不好,先吃点好吃的吧。”

过去一段时间,“一人食”市场被错位定义为“面向单身人士”的市场,但是只要打开微信朋友圈,看看人们如何强烈地呼吁“独立的个体”,就能明白“一人食”并非只是与“单身”有关,人们想要一个人静静的时刻、暂时脱离群体关系的时刻,都是一人食的市场。

一个人出差在机场候机时,一个人加班时,一个人在跑业务时……

这不是一个可以定性的群体,这是随时会被激活的时刻。“一人食”是比大家所认为的,更大的市场。

用快餐式的供应链,更高效简洁的流程,小涮锅切入一人食市场,一个人一个锅,不用三五个人,也能填饱胃,慰藉心。已经成熟的快餐店可能很难做到这一切,它的汤不够暖。

 

责任编辑: WY TB002-BD
举报
 

1.中国餐饮品牌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中国餐饮品牌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中国餐饮品牌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中国餐饮品牌网或将追究责任;


填写您的需求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