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餐饮变迁见证达州百姓生活巨变行业资讯
导语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40年来,食物的变化,比任何事物都变得更快。人们餐桌上从解决温饱的食物到山珍海味,不断地追求色香味俱全健康的美食,舌尖上的美味无不折射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历史对于旁观者是一段故事,对于亲历者是切身的喜悦和感伤。
1、靠天吃饭的年代已经过去
讲述者:周奶奶 年龄:80岁
“立夏不下,犁耙高挂……”每当农忙节气,周奶奶总会念叨着这些农村谚语。周奶奶告诉记者,二十四节气是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节令,这些谚语可是一辈辈流传下来。要是立夏那天不下雨,没有水就无法犁田耙地,这就影响庄稼收成,一家老小就会饿肚子。“那些年靠天吃饭,哪像现在条件好了,想吃什么就买什么。”
回忆起过去在农村的生活,周奶奶说,“那时候有什么吃什么,能够吃饱已经十分不错了。”改革开放前,农民靠挣工分分粮食,根据当年的收成以及个人挣的工分,大概每人每年能够分到300斤谷子,除去损耗得210斤米,还有就是玉米和红薯。周奶奶的大儿子如今看到红薯就直摇头,因为当年家里每顿饭就是红薯。包产到户后,周奶奶分得几分地,小春时种上豌豆、胡豆、小麦,大春时种上水稻、红薯、玉米,周奶奶一家终于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庄稼收成好的时候也不会为吃什么而发愁。
1997年,随着三个子女长大在达城成家立业,周奶奶也离开农村来到城里跟随小儿子一起居住。经历过苦日子的周奶奶刚开始还不习惯,每到一个节气,她就会担心下太多雨或者干旱,农民没有收成。“子女总是说我太操心,现在条件好了,不是当年靠天吃饭的年代了,根本不愁吃。”周奶奶笑着说。
2、尝到国内外美食不稀奇
讲述者:李女士 年龄:48岁
“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正在达城南外德克士排队领餐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家孩子想吃薯条和汉堡,她下班路过就顺便打包给他带回去。回想起当年她读书的时候,每周能吃一顿肉就觉得很幸福了。现在的孩子张口就是要吃薯条、意大利面、披萨,在达城能够尝到国外的美食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李女士的儿子在读高中,在吃方面她从不苛刻孩子,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我读书的时候,物质生活也没这么丰富,过年才能吃顿好的,哪像现在天天跟过年似的。”李女士回忆道,他们兄弟姊妹4人,她是最小的一个,一起在乡镇读书,每周都从自家带米到学校,到了吃饭的时间,饭蒸好后,长幼有序,一个饭盒先由哥哥姐姐先吃,最后才轮到她。不过,哥哥姐姐挺照顾她,轮到她时饭盒里往往还有不少饭菜,每周学校会安排一两次加餐,往往加的蒸肉,每次加餐他们都欢呼雀跃。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渐渐提高。大家也不再满足于家常便饭,下馆子成为常事。李女士介绍,儿子小时候每顿饭都离不开肉,长大些吃饭就喜欢在店里尝新,哪里开了新店,就必须去尝尝。
3 现代人追求健康的美食
讲述者:张先生 年龄:32岁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商品市场活跃,达城的餐饮业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川菜、火锅、串串等大行其道之时,国内外其它菜系纷纷落户达城,日本料理、韩式烧烤、意大利披萨、美国快餐等鱼贯而入。人们的饮食逐渐多元化,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各种风味的餐厅随处可见。
随着美食的多样化,人们的选择也多起来。“今天吃什么?反而成了大家头疼的问题。”张先生笑着说道。从父辈们的物质匮乏到“天天过年”的百姓饭桌,从追求精细粮食再到粗粮细粮搭配重新成为消费时尚,人们不仅要吃得好还要吃得健康,营养均衡观念深入人心,老百姓生活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不过,生活条件好,整天大鱼大肉过瘾,身体就受不了。“我体检居然查出脂肪肝。”张先生表示,连医生也感到意外,年纪轻轻不应该得这种病。这几年达城市民又开始追求养生,追求绿色无污染和有机食品。曾经让人发愁的玉米窝窝头、红薯、杂粮粥等这些上世纪60年代吃的粗粮又回归到现代人眼中。
1.中国餐饮品牌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中国餐饮品牌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中国餐饮品牌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中国餐饮品牌网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