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玩游戏,玩游戏能当饭吃吗?”
“能。”
在本届雅加达亚运会上,中国队摘得电子竞技项目首金。
“电竞”二字走进公众的视线,游戏也终于是拿得上台面的话题,不再是那句“天天玩游戏,玩游戏能当饭吃吗?”。
餐饮业怎么可能放着这高热度不“蹭”?
去年还在和英雄联盟合作的雪碧 今年又“勾搭”上了王者荣耀。
美团外卖与《绝地求生:刺激战场》手游联合出品“刺激吃鸡”活动。
大龙燚近日赞助KPL职业联赛春季赛总决赛冠军的Hero战队。
这边的小龙坎老火锅更是与《剑网三》牵手,在水立方共庆《剑网三》九周年生日会。
火锅+游戏,资本们玩的是风生水起,这种“跨界营销”的行为层出不穷,但这风口是怎么愈刮愈烈的呢?
“Z一代”崛起
怎么顾客都开始热衷游戏,追捧各种IP了?
不是消费者喜好变了,而是玩游戏的这波人长大了。
根据中国餐饮报告(2018)显示: 90后餐饮消费是80后的近两倍。美团点评数据显示,20-39岁的消费者贡献了84.4%的餐饮消费,其中,90后的餐饮消费大幅超越80后。
麦肯锡发布的《2017年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也指出“中国90后正在成为消费新引擎”。
在未来15年里,他们将贡献出中国总消费增长的20%以上。
跨界营销,优势几何?
各大佬玩跨界营销,背后算盘怎么打的?
01 打破传统的营销模式,避免单独作战,寻求非业内的合作伙伴,发挥出不同类别品牌的协同效应。
跨界营销的实质就是实现多品牌从不同角度诠释统一用户特征。
02 跨界营销所面临的是相同或者相似的消费群体。
玩跨界的大佬们,在合作之前,就分析清楚了目标人群,详细的深入市场调研,熟悉了目标人群的消费习惯和品牌使用习惯。
疯狂地在目标群体面前混脸熟。
03 跨界营销能够增加渠道覆盖。 不同的品牌,由于销售渠道不同,所能覆盖的群体也就有所不同。
跨界营销就是为了让合作的品牌借助双方的渠道资源,覆盖到更多的目标群体。
说白了,自己品牌的目标客户,所用的其他品牌都有可能是自身潜在的合作对象。
与目标用户相似或者相同的品牌合作,一是互换资源,二则是吸引不同领域、不同年龄层的用户,突破壁垒。
有些品牌合作看似差别大,关联性不强,但实际上两者发挥各自优势,完美互补的合作模式,通过圈层发酵,精准地触达广大用户,产生了品牌叠加共振效应。
需要注意的是,当品牌成为目标群体个性体现的一部分的时候,这一特性同样需要和目标消费者身上的其他特性协调,避免重新注入的元素和消费者的其他个性产生冲突,造成品牌印象的混乱。
跨界营销的根在哪?
跨界,重点还是营销。 对早入场的品牌而言,“跨界”本身就是红利——有媒体关注、帮忙二次传播。
当跨界营销成为常态后,跨什么界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营销。
营销 4P :产品、价格、渠道和宣传。跨界营销无非就是给这四者更多组合的可能性。
比如大龙燚和电竞HERO战队的跨界合作,宣传方面既利用了大龙燚线下门店,也结合了电竞庞大的线上用户。
跨界营销是不同品牌基于同一拨消费者画像,围绕他们的喜好、消费特征进行营销。划重点就是,人群要对,双方一起满足这拨人群的不同场景下的消费需求。
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门店主要在中部地区的王婆大虾跑到福建的滴滴用户中发优惠券,结果可想而知。
人群对口,是两个品牌合作的前提。
如果两个品牌“情投意合”,却苦恼找不到“合作点”,不妨试着从时间的维度找找灵感。
喜茶和杜蕾斯就是借七夕的节点,撒了一把狗粮;
肯德基和华为推手机也是双方刚好赶上“ 30 年”纪念;
必胜客和知乎踩着开学,更好契合了“学习知识”的主题。消费者需要借助消费了什么品牌,来表达自己。
就像《剑网三》玩家去吃小龙坎一样,吃的这顿火锅不是味道是情怀。
其实,和消费者一样,品牌也需要借助“我和谁站队”,来表达自己。
所以跨界怎么跨,不如先搞清楚自己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