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食之乡”名扬中国行业资讯
一张圆桌上,各类美食绕桌排开,白切鸡皮黄肉嫩,鱼羊汤鲜爽至极,玉米粥金黄透亮……
这不是《舌尖上的中国》拍摄画面,也不是美食大赛品食环节,这是每天都会出现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小饭店里的美食盛宴。
上千家饮食店遍布全县、原生态食材无处不在、特色美食小镇已现规模、电子商务城让食材走向全国……自2016年起,大化县因地制宜,着力打造康养美食旅游目的地,助力全县产业转型升级,助推贫困户增收致富。
“说起大化美食,那可是有历史渊源的。”8月15日,大化县政协副主席、美食办主任邓宝艳跟记者聊起了大化美食的“前世”。
明朝嘉靖七年(1528年),王守仁带兵平息岭南民乱,军队里因剿匪有功的黄流,留封大化任土官,即安阳土司官。黄流因功封爵后,在壮瑶结合地都阳研究美食,融会贯通,使之成为大化美食开发的源头——都阳土司饮食文化。其文化崇尚原生态食品,烹饪方式讲究原汁原味,最大限度地保留食材的营养。都阳地区主食以大米为主,玉米、薯类等为辅,节日时杀猪宰鸡,制作米粉、菜馍、艾馍、糍粑等。
现如今,大化正在传承历史,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提出“康养福地·美食之乡”口号,以美食为媒,丰富民族文化,展示生态名片,促进经济发展。
大化是典型的库区移民县,大江大河贯穿各乡各镇,丰富的水资源为渔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说起美食,就绕不开大化红水河鱼。
北景镇那色村音圩屯,是名副其实的“渔村”,全屯家家户户都跟渔业打交道。2015年,当地引进大化合龙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以每年9万元租金,租用80户村民(其中9户贫困户)的1000亩水域,拦坝形成库汊,养殖生态河鱼。
“这里的鱼都是吃玉米和黄豆搅拌而成的食料,所以鱼肉紧致嫩滑,鱼鳞光亮顺滑。”合作社负责人黄鹏介绍,每天有700斤原生态鱼从他这里运送到县城各饮食店。
而在那色村全村2万亩水面上,有6个类似的养鱼库汊,年出鱼量40万斤,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全国各地,全村1000户以及70%的贫困户从中获益。
不仅是生态河鱼,七百弄鸡、黑山羊、红皮花生、旱藕粉、黑豆等越来越多的大化原生态食材从田间地头进入饭店餐桌,促进了餐饮业、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全县城乡饮食店从2015年的760家发展到目前的1100家。今年上半年,该县接待国内外游客92.1万人,同比增长25.6%。
光自己“吆喝”不行,还得有品牌认证。大化大头鱼、七百弄鸡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白玉薯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已通过专家评审;“瑶香里”牌香米获自治区富硒协会认定为富硒农产品;“九娘河”“金沃妙果”牌富硒沃柑已通过认证公示,即将获得富硒产品认证……目前,全县共有“三品一标”农产品26个,无公害农产品13.93万亩,绿色食品5万亩。
今年上半年,全县建立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示范面积9355亩,完成县级核心示范基地建设2个,乡(镇)级生态农产品示范基地16个;水产品总产量8120吨,鱼苗放养量2326万尾。目前,全县山羊饲养量30多万只,其中,七百弄山羊存栏16万余只,年出栏量20万只,销售额2亿余元。
“生态健康食材是大化发展饮食业的前提和根本。”邓宝艳说,大化常年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层深厚湿润、土质肥沃松软,富含丰富的有机物和微量元素,是生态食材天然的生长沃土。该县已先后被中国饭店协会评为“中国长寿特色美食之乡”和“中国绿色食材基地”。
为解决“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问题,大化红水河长寿养生电子商务城应运而生。今年1月开业以来,电商城已入驻企业30家,利用“订单式农业”与全县8个乡镇预定黑豆、白玉薯、七百弄鸡等食材,价值2000万元,预计惠及农户2000户,其中贫困户超过1000户。
电商城相关业务负责人朱斌介绍,目前广东、南宁、北京等地已预定700万元的大化绿色农副产品,随着签约供应的乡镇不断增多,今年电商城预计达到2000万元潜在效益。
在电商城物流中心里,运输车将把货物运送到全国各地,曾经养在“深闺”的大化原生态健康食材,通过品牌电商搭桥,进入寻常百姓家。
而在大化县城东北处,县庆项目特色美食小镇正在火热施工,占地31亩的120幢三层小楼环形排列,形成美食步行街,预计今年9月底完工并开始招商。
届时,来自红水河流域的各民族特色美食,以及粤菜、川菜、桂菜等区内外美食将在此“碰撞”,让食客大饱口福。
负责招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已有超过150家县内外饭馆进行咨询,有意进驻特色美食小镇。
大化县委书记杨龙文表示,发展康养美食产业,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该县的资源优势,将康养美食做“特”做“精”,带动一二三产实现联动融合发展。
1.中国餐饮品牌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中国餐饮品牌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中国餐饮品牌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中国餐饮品牌网或将追究责任;
- 上一篇:第十九届锡菜美食文化节在京启动
- 下一篇:绝对牛火锅以创新模式改变传统餐饮市场